高盐高COD废水处理技术进展:耦合工艺与资源化路径
2025-08-13 [ 118]

01、高盐高COD废水特性与处理挑战

高盐高COD废水是指总溶解性固体(TDS)质量分数≥3.5%(相当于35g/L)且化学需氧量(COD)通常高于5000mg/L的工业废水。这类废水含有高浓度的Cl⁻、SO₄²⁻、Na⁺、Ca²⁺等可溶性无机盐离子,以及复杂有机污染物(如酚类、苯系物、有机硫化物等)。尽管部分离子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,但当浓度超过阈值时,会产生渗透压胁迫和离子特异性毒害效应,导致传统生物处理系统失效。2025年陕西榆林工业区项目数据显示,当盐度>5%时,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种类减少90%,有机物去除率下降40%以上。

高COD特性则反映了废水中还原性物质的总量,其危害体现在双重层面:一方面,高浓度有机物消耗水体溶解氧,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平衡;另一方面,特定有机毒物(如苯酚、氰化物)具有生物累积性和致癌性,威胁人体健康。最新研究证实,炼油废碱液(SCWW)中硫化物浓度可达20g/L,酚类>8g/L,COD值常突破100,000mg/L,被列为危险废物。

近年来,随着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趋严(如《水污染防治法》要求盐分资源化),传统处理技术面临三重挑战:盐度抑制生物活性、有机物引发膜污染/蒸发结焦、混盐结晶品质差。因此,技术创新聚焦于高效脱盐、有机物深度氧化和资源回收三大方向。

表一:高盐高COD废水主要来源及特征参数

微信1图片_2025-08-13_110848_352.png

02、核心技术进展与创新应用

2.1 物理化学技术升级

高级氧化工艺(AOPs)因破解难降解有机物能力突出,成为预处理关键环节。2025年系统评价研究证实,针对炼油废碱液(SCWW),光电芬顿(EPF)技术将COD去除率提升至90%以上,显著优于传统芬顿(60-75%),其优势在于紫外光-电化学协同作用持续产生羟基自由基(·OH)。但需注意:硫化物型废水需先酸化预处理至pH=2-4以避免铁泥沉积;过量H₂O₂投加会引发·OH自淬灭(反应:·OH + H₂O₂ → HO₂· + H₂O),需通过响应面法(RSM)优化投加比例。

铁碳微电解技术在腌制废水预处理中展现独特价值:当采用序批式微曝气运行时,水流紊动性增强使COD去除率达28%,PO₄³⁻-P去除率100%,同时可生化性(B/C)从0.28升至0.42,后续生物接触氧化COD去除率提升13.7%。该技术通过原电池效应(Fe²⁺+H₂O₂→Fe³⁺+·OH)实现有机物断链,特别适用于酸性高盐环境。

智能化加药系统依托AI算法实现精准控制。江苏京源环保开发的AI加药一体机,集成随机森林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(DNN),依据离子色谱数据动态调节氢氧化钠投加量,使电子超纯水电阻率稳定在18.2MΩ·cm以上,药剂利用率提升25%。其核心在于前馈-反馈双闭环控制:前馈模块基于实时水质预调策略;反馈模块在余氯偏离0.3-0.5mg/L时,5秒内修正计量泵频率,误差控制在±1%。

2.2 生物处理技术突破

耐盐菌种技术从“耐盐向嗜盐”进化。极端嗜盐古菌(如Halobacterium salinarum)在15-30%盐度下仍保持代谢活性,其细胞膜外磺化糖蛋白S层通过负电荷屏蔽维持结构稳定;Na⁺则与膜磷脂特异性结合增强机械强度。山东某肝素钠废水项目应用耐盐UASB耦合三级A/O工艺,在盐度3.5%、氨氮2300mg/L条件下,实现TN去除率78%,能耗降低30%,关键是通过分段进水设计将污泥回流比降至50%。

SBR工艺智能化升级成为新趋势。通过植入在线传感器网络(激光浊度仪、荧光法DO探头)和模型预测控制(MPC),SBR系统可动态调整曝气时间与污泥负荷。实践表明,当盐度波动于2-5%时,智能SBR的COD去除率稳定在76.2%,较传统工艺提升20%以上,且抗冲击负荷能力显著增强。2.3 膜分离与蒸发结晶技术

膜分盐技术成为零排放核心环节。纳滤(NF)凭借二价离子选择性分离特性,实现硫酸钠与氯化钠预分级。在冶炼废水项目中,采用杜邦NF270-400膜,操作压力3.0MPa时,浓水侧Na₂SO₄纯度>92%,为后续结晶提纯奠定基础。反渗透则向高压化发展,海水RO膜(压力6.0MPa)与高压RO膜(压力8.5MPa)联用,将TDS从50,000mg/L浓缩至180,000mg/L,水回收率>95%。

蒸发结晶技术向能效优化与分盐资源化演进。嘉戎技术在榆横工业区项目采用三级蒸发系统:1. 蒸发减量MVR: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(COP=22)将浓盐水体积缩减70%

2. 蒸发结晶MVR:强制循环结晶器产出工业氯化钠

3. 两效蒸发+母液干燥:处理杂盐并固化重金属

该工艺使产水电导率≤800μS/cm,满足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-工业用水水质》(GB/T 19923-2024)标准,且吨水能耗较传统蒸发降低40%。

表2:高盐高COD废水处理技术创新比较

微信2图片_2025-08-13_111006_342.png

03、技术发展趋势与系统优化

3.1 组合工艺深度耦合

单一技术难以应对复杂水质,多技术协同成为必然选择。当前主流工艺路线包括:

“物化预处理+生物强化+膜浓缩”:如肝素钠废水采用“沉淀气浮-UASB-A/O-RO”组合,COD从30,000mg/L降至120mg/L,年回收蛋白质200吨

“重金属回收-膜分盐-蒸发结晶”:冶炼废水通过硫化物沉淀除铅(Pb<0.1mg/L)、螯合树脂提金(99.99%金锭),再经NF-RO-MVR实现盐分质结晶

“高级氧化-耐盐MBR-分盐结晶”:针对煤化工废水,臭氧氧化破解有机物降低膜污堵,嗜盐MBR保障生物处理效能,末端冷冻结晶获无水硫酸钠

2025年榆横工业区项目验证了“预处理-蒸发减量MVR-结晶MVR-两效蒸发-母液干燥”路线的可行性,其创新在于母液干燥固化单元彻底解决杂盐危废难题,重金属浸出毒性(Pb<0.25mg/L)达填埋标准。3.2 资源化与低碳化并重

废水处理目标从达标排放转向资源回收。典型案例如下:

盐分资源化:榆林煤化工项目分质结晶产出工业级NaCl(GB/T 5462-2015)和Na₂SO₄(GB/T 6009-2014),杂盐率<5%

贵金属回收:冶炼废水吸附-电解工艺年回收金锭60kg,价值2400万元,占项目总收益75%

水回用与能量回收:MVR冷凝水回用于循环冷却,UASB沼气发电(0.8m³/kgCOD)降低能耗

经济模型显示,某1000m³/d冶炼废水项目通过盐产品(硫酸钠、氯化钠)与再生水销售,叠加金回收收益,实现净收益26.73元/吨废水,颠覆了“零排放=高成本”的传统认知。3.3 智能化控制升级

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水处理运营模式:

数字孪生仿真:京源环保AI加药系统通过虚拟优化降低PAC用量10-15%,成本节约显著

动态响应模型:北方水厂基于历史泥沙数据建立浊度-投药量模型,汛期投药量精准上调至55mg/L,出厂水浊度≤0.5NTU

MVR压缩机联锁控制:根据TDS-压力-通量联动模型调节蒸汽补入量,维持COP>22

表3:智能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

微信3图片_2025-08-13_111113_702.png


04、结论:技术集成与资源化协同

高盐高COD废水处理已进入技术耦合与资源循环并重的新阶段。预处理环节以高级氧化和微电解为核心,破解有机物毒性并提升可生化性;主处理段依托嗜盐菌生物技术和膜分盐实现污染物高效分离;末端通过MVR蒸发结晶及分质资源化达成零排放目标。榆横工业区项目(2025)、冶炼金铅废水项目等实践证明,这一技术路线兼具环境合规性与经济可持续性。

未来突破方向集中于三点:一是均相催化剂开发,减少铁泥二次污染;二是厌氧氨氧化(Anammox)技术的高盐适配,进一步降低脱氮成本;三是AI大模型在水质预测与工艺调控的深度应用。随着《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指南》等政策推进,以盐分提纯、再生水利用、贵金属回收为特征的资源化模式,将成为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支撑。

西安量子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蒸发、浓缩、结晶、精馏、化工、环保、危废资源化利用等装置的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工程配套、工程施工与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。

公司的专项产品为蒸发浓缩、蒸发结晶、冷冻结晶、单效多效MVR热泵蒸发器、燃气 燃煤燃油直接蒸发器、高盐溶液及废水处理设备、废酸混酸分馏与回收处理、氟化物与含 氟物料回收处理、废有机物分馏提纯与资源化、废锂电池资源化回收处理、新能源材料生产装置、工业废混盐资源化回收利用。主要适用于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轻工、发酵、食品、 酒精、造纸、化纤、医药、危废、环保等各行业各类物料的处理。

公司拥有强大的设计团队、成熟的设计制度以及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与施工服务体系,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涉足蒸发浓缩结晶领域,技术骨干均是专业设计院出身,专长于各类 高效节能蒸发浓缩与结晶系统的工程设计、设备生产、施工调试、运行维护等,尤其专长于对各类疑难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。

服务热线:18591993310 ,18591993328


Copyright © 2011-2022西安量子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3878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