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化企业的静电危害
2025-03-03 [ 120]

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,由于工艺、装置或人员的因素都会产生静电,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。

一、静电产生的原因

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——分离起电。当两种物体接触,其间距离小于2.5×10-9cm时,将发生电子转移,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、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,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。

其次,因物体电阻率的不同而产生静电,电阻率高的物体,导电性能差,带电层中的电子转移较困难,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。

二、静电的危害

静电的危害有三种:

一是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。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,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,出现静电火花;

二是可能产生电击。静电产生的电击虽然不会致人死亡,但是往往会导致二次事故,因此也要加以防范;

三是可能影响生产。在生产中,静电有可能会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降低产品的质量。此外,静电还会引起电子自动元件的误操作。

三、静电的消除措施

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: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;二是控制工艺过程,即限制静电的产生。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,泄漏法和中和法。接地、增湿、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;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、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,一般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。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,包括材料选择、工艺设计、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。

(一)静电接地:

1、固定设备

(1)固定设备(塔、容器、机泵、换热器、离心机等)外壳,应进行静电接地。若为覆盖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。

(2)直径大于或等于2.5m及容器大于或等于50m³的设备,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,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,起间距不应大于30m。

(3)有振动性的固定设备,其振动部件应采用截面不小于6mm²的铜芯软绞线接地,不准使用单股线。有软连接的几个设备之间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。

(4)皮带传动的机组及其皮带的防静电接地刷、防护罩,均应接地。

(5)固定设备与接地线或连接线宜采用螺栓连接。

(6)与地绝缘的金属部件(如法兰、胶管接头等),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引出接地。

2、管道系统

(1)管道在进出装置区(含生产车间厂房)处、分岔处应进行接地。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。

(2)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㎡时,应每隔20m加跨接线;当管道交叉且净距离小于100mm²时,应加跨接线。

(3)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,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,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。

(4)金属配管中间的非导体管段,除需做特殊防静电处理外,两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,或用截面不小于6mm²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。

(5)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。

3、人体静电接地

(1)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,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。

(2)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、帽子或类似物。

(二)工艺控制法

危险化学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静电量,与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。降低流速便降低了摩擦程度,可减少静电的产生。主要控制措施有:限制物料输送速度,管径越大,速度要放慢;灌装液体物料时,从底部进入或将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;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控制反应釜内易燃液体的搅拌速度;在灌装过程中,禁止用检尺、取样、测温等现场操作,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操作;设备和管道应选用适当的材料,尽量使用金属材料,少用或不用塑料管;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等。

西安量子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蒸发、浓缩、结晶、精馏、化工、环保、危废资源化利用等装置的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工程配套、工程施工与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。

公司的专项产品为蒸发浓缩、蒸发结晶、冷冻结晶、单效多效MVR热泵蒸发器、燃气 燃煤燃油直接蒸发器、高盐溶液及废水处理设备、废酸混酸分馏与回收处理、氟化物与含 氟物料回收处理、废有机物分馏提纯与资源化、废锂电池资源化回收处理、新能源材料生产装置、工业废混盐资源化回收利用。主要适用于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轻工、发酵、食品、 酒精、造纸、化纤、医药、危废、环保等各行业各类物料的处理。

公司拥有强大的设计团队、成熟的设计制度以及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与施工服务体系,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涉足蒸发浓缩结晶领域,技术骨干均是专业设计院出身,专长于各类 高效节能蒸发浓缩与结晶系统的工程设计、设备生产、施工调试、运行维护等,尤其专长于对各类疑难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。

服务热线:18591993310 ,18591993328

Copyright © 2011-2022西安量子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38789号